- 知识库分类:
- 标准库--中国标准
- 标准库--IEC国际标准
- 标准库--欧盟标准
- 标准库--北美标准
- 标准库--印度标准
- 标准库--台湾标准
- 标准库--日本标准
- 标准库--韩国标准
- 标准库--澳洲标准
- 标准库--企业标准
- 标准库-加拿大标准
- 标准库-新加坡标准
- 标准库--泰国标准
- HDMI测试规范
- Dolby测试规范
- BQB蓝牙测试规范
- ROVI测试规范
- CCC强制性认证实施规范
- 标准解析
- 法规速递
- EMC设计和整改
- 电路设计
- 认证标志
- 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 行业资讯
- 基础知识
- 实验室管理
常见的通讯技术检测方法
常见的通讯技术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RF(Radio Frequency)射频传导测试,也叫直量测试;一种是OTA(Over The Air)测试,即通过无线信号在空气中的传输场景对整机样品进行测试。
相比RF射频传导测试受限于天线载体影响不能全面反应整机效果的情况,OTA表现出来的测试优势则非常明显:通过有源测试、无源测试和吞吐量测试,真实场景模拟,可完整验证从芯片到天线端各种因素对整机性能影响,甚至包括芯片收发算法对整机性能影响,可为产品的整机无线性能优化提供依据及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对此有了明确要求,OTA测试逐渐成为了主流。
为什么要做OTA测试
一是国际国内市场准入标准的要求:国际上CTIA(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作为最早发起OTA测试标准的组织之一,从2004年8月起,CTIA-OTA测试规范就成为了无线通讯终端申请北美个人通信服务型号认证评估委员会认证的强制性标准。同时,海外运营商联盟GCF/PTCRB认证的重要测试项目也含有OTA测试规范要求。因此,无线终端产品出口北美、欧盟及世界其他地区时必须满足OTA测试要求。而在我国,支持公共网络制式的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网测试中,对OTA测试也有明确要求。
二是消费者对智能电器的使用需求:由于OTA测试更接近真实的使用场景,除了入网通讯设备的检测需求,在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建设上,很多厂商已经提出了产品OTA测试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安防设备等也开始要求做OTA测试,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掉线掉网,最大限度的实现互联互通和提升用户体验。
哪些产品适合做OTA测试
OTA测试适用的产品范围包括无线通信终端、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居等产品。无线通信终端包括路由器、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智能汽车及零部件包括车钥匙、中控台、后视镜、车锁、追踪器等;智能家居包括智能家电及智能安防产品,如智能电饭煲、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机、智能插座、摄像头、灯具等。